logc编程,编程 log
原标题:logc编程,编程 log
导读:
NetLogo编程指南(二)1、NetLogo以独特的方式表示颜色,数字范围为0至140,但不包括140。颜色值通过图表直观显示,超出此范围的数字将被重复计算,使其落在0至1...
NetLogo编程指南(二)
1、Netlogo以独特的方式表示颜色,数字范围为0至140,但不包括140。颜色值通过图表直观显示,超出此范围的数字将被重复计算,使其落在0至140内,如25(橙色)同样表示为1630445等。对于其他非图表颜色,NetLOGO提供的基元工具,如`wrap-color`原语,可进行颜色计算。
2、NetLogo编程指南的核心内容如下:颜色表示与处理:NetLogo的颜色值范围是从0至140,超出此范围的数字将被重复计算。提供wrapcolor、scalecolor和shadeof?等原语,用于颜色值的计算与比较。支持RGB和RGBA颜色表示,RGB由三个0至255的整数组成,RGBA还包括透明度参数。
3、输入框(input):输入框可包含字符串或数值类型的全局变量。编程人员可以选择允许用户输入的变量类型,并可设置输入框对输入的命令或报告器字符串进行语法检查。数值型输入框能读取任何形式的常值表达式,比滑块更加灵活。颜色输入框还为用户提供NetLogo颜色选择器。
4、NetLogo编程指南核心要点如下: 视图与更新机制 视图功能:NetLogo的“视图”允许在屏幕上实时观察模型动态,视图基于静态图片反映某一时刻的代理状态,并随世界状态改变而更新。 更新模式:NetLogo提供连续更新和基于滴答的更新两种模式。
LOGO语言的编写程序
To(起始) 程序名称 N //修改程序名称以供识别(过程体)End(终止)绘制不同大小的图形时需要选择不同的参数,所以使用者在设计程序时,需要使用一个比较适合的并有意义的名称来代表,传给参数的数值资料不同则执行结果也就不同,并且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也会不断地变化参数的内容。在选择参数时,需要在参数名称前面加上冒号,用来与一般程序中的命令区别开。
内部的代码块则是reepat 9 [fd 2 rt 10] rt 90,表示重复9次向前移动2单位并右转10度,然后再右转90度。通过这种方式,Logo程序能够绘制出四叶花的轮廓。要运行这段代码,请确保你在一个支持Logo语言的环境中,然后输入hua并按回车键。
语言关键字:唯一的关键字包括 globals、breed 等。范围:NetLogo 是词法范围,局部变量可在声明命令中访问,但无法被调用过程访问。注释:使用分号字符引入注释,持续至行尾。没有多行注释语法。结构:程序由可选声明和零个或多个过程定义组成,可以使用多个 breed 声明。
.用LOGO语言编写的程序过程也可以保存在计算机里。11.用重复指令画多角星 REPEAT 角数[FD 线长 RT 180-180/角数]12.WAIT和空重复REPEAT 100[]都可以起到延时的作用。13.(STAMPOVAL :X :Y “TRUE)指令可以画一个实心圆。
LOGO语言有什么用_logo语言是什么意思
1、LOGO语言是一种面向儿童和教育领域的编程语言,主要用于教学和培养逻辑思维。具体来说:定义:LOGO语言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麻省理工学院的西摩·派帕特教授设计,旨在帮助儿童学习编程和数学概念。主要特点:图形化编程:LOGO语言采用类似于绘画的方式来进行编程,通过绘制图形符号和线条来构建程序,直观易懂,非常适合儿童学习。
2、中文版本的LOGO语言主要包括台湾的“葛拉堡/Gerlabau”,以及中国大陆的“易乐谷/ELOGO”和“创新CXLOGO/微世界”。葛拉堡/Gerlabau: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推出的中文版本LOGO语言,旨在通过中文界面和指令,让使用者更方便地学习和使用LOGO语言进行编程。
3、LOGO语言是一种早期的编程语言,也是一种与自然语言非常接近的编程语言,它通过“绘图”的方式来学习编程,对初学者特别是儿童进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LOGO语言创始于1968年,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所资助的一项专案研究,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人工智能研究室完成。
4、LOGO语言是一种早期的编程语言,也是一种与自然语言非常接近的编程语言,它通过“绘图”的方式来学习编程,对初学者特别是儿童进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LOGO语言创始于1968年,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所资助的一项专案研究,在麻省理工大学(MIT)的人工智能研究室完成。
5、LOGO语言是一种专为儿童学习编程而设计的计算机语言。其主要特点和意义如下:起源与命名:LOGO语言的名字来源于希腊文,原意为“思考”或“思想”,旨在强调编程过程中的逻辑思考和创新思维。
6、Logo,这一源自希腊语“logos”意为“word”的计算机语言,最初由西摩·派普特和Wally Feurzeig于1966年在BNN设计,旨在向儿童传授计算机编程技能。其原型可追溯至另一计算机语言LISP,但派普特对语法进行了调整,使其更加易于阅读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