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隐患亮点(网络安全隐患分布情况)
原标题:网络安全隐患亮点(网络安全隐患分布情况)
导读:
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网络安全共同遵守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网络安...
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网络安全共同遵守
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网络安全需共同遵守 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于9月14日盛大开幕,活动持续至9月20日,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旨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秩序。
与火灾作斗争,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共建网络安全,同享工大文明;守护信息家园,追逐工大梦想。创一流治安环境,让平安与发展同行。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打造健 与火灾作斗争,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共建网络安全,同享工大文明;守护信息家园,追逐工大梦想。
2024年的网络宣传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强调了网络安全与人民群众利益的相关性。 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网络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9月11日至17日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省应急管理厅积极响应“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主题,于9月14日成功举办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增强网络安全保障”2023年第二期“应急管理大讲堂”。此次活动旨在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推广网络安全技能,进一步提升厅机关干部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 #工作总结# 导语】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于10月11日至17日在全国范围内同步举行,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下是整理的内容,供参考。
网络安全宣传周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网络是个好东西,在那儿,我们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知心朋友,也有更多的人利用网络成为了亿万富翁。对于我们小学生和大人而言,看电影、看新闻、看天气预报、查资料时时离不开网络。网络的东西非常丰富,几乎功能齐全,可也混进了一些不良的物质。
网络安全法的六大亮点
1、网络安全法的六大亮点如下:明确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体现和延伸,体现了我国政府在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上的坚定立场。这一原则的确立有助于我国政府在国际社会网络空间治理和规则制定中占据主动。
2、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从六大维度为网络空间立法,明确了网络空间主权、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义务、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以及重要数据跨境传输规则。
3、进一步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强化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 建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防范网络安全风险。 确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跨境传输的规则,保障重要数据的安全跨境传输。
4、法律分析:《网络安全法》共有七章七十九条,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六大突出亮点。
中拓互联|网络安全法七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六大维度...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从六大维度为网络空间立法,明确了网络空间主权、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义务、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以及重要数据跨境传输规则。同时,该法还具有四大亮点,即明确网络空间主权原则、实施网络实名制度、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行重点保护以及共同治理原则。
国家安全部发布《网络安全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6年11月7日发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的基础性法律。该法旨在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
遇到“网络间谍行为”时,应立即通过合法渠道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并配合后续调查;国家安全机关将根据风险紧急程度采取通报、责令整改或直接处置等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罚。
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报称,根据举报并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该App,并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认真整改,切实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违规收集敏感信息的法律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用户信息时需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并明确告知收集目的、方式及范围,经用户同意后方可实施。滴滴若在未充分告知或未经用户明确授权的情况下,收集位置、通讯录等敏感信息,已涉嫌违法。
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网络安全法》等。
网络安全法的突出亮点在于
1、法律分析:《网络安全法》共有七章七十九条,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六大突出亮点。 一是明确了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二是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义务;三是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四是进一步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五是建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六是确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跨境传输的规则。
2、该法明确了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强调了国家在网络空间的主权地位。 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义务,要求其在设计和提供网络产品和服务时,必须确保安全可靠,防范网络风险。 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要求网络运营者采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防止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3、同时,该法还具有四大亮点,即明确网络空间主权原则、实施网络实名制度、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行重点保护以及共同治理原则。这些规定和原则共同构成了我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的基础,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网络安全法》中涉及的五项重点安全工作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是《网络安全法》的重中之重,需实施重点保护措施,构建立体防御体系,提高网络日志存储要求,并从人才、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强化自主防御能力。同时,国家将重点构建网络空间安全技术体系,推进自主知识产权安全产品的应用,以实现关键设备、系统的自主可控。
等级保护工作包括定级、备案、测评、建设整改和监督审查五项内容,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和技术手段,提高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防止网络数据泄露、被窃取或篡改等安全事件的发生。如果不进行等级保护,系统将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容易受到各种网络攻击和威胁,从而导致数据丢失、业务中断等严重后果。
摸底调查:摸清信息系统底数,掌握信息系统的业务类型、应用或服务范围、系统结构等基本情况。确立定级对象:应用系统应按照业务类别不同单独确定为定级对象,不以系统是否进行数据交换、是否独享设备为确定定级对象。
《个人信息保护法》主要确立以下五项重要原则:一是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二是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原则;三是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四是处理个人信息应当保证个人信息质量原则;五是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原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