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耗材加成文件规定? 医用耗材加成什么意思?
原标题:医用耗材加成文件规定? 医用耗材加成什么意思?
导读:
医疗机构常见医保违规行为医疗机构常见的医保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医疗服务项目维护价格高于规定标准或收费超过最高限价: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
医疗机构常见医保违规行为
医疗机构常见的医保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医疗服务项目维护价格高于规定标准或收费超过最高限价: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时,如果所维护的价格高于政府或相关部门规定的标准,或者收费超过了最高限价,即构成违规行为。
医保管理违规制度缺失:未建立医保基金使用内部管理制度,或未设置专门机构、人员负责。资料保管不当:未按规定保管财务账目、会计凭证、病历、处方等关键资料。数据传送违规:未通过医保信息系统传送使用数据,或未向行政部门报告监督信息。信息不公开:未向社会公开医药费用、费用结构等信息。
综上所述,检验科三大常规中常见的医保违规行为主要包括过度检查、超标准收费、串换项目和重复收费。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这些行为的监管和自查自纠,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发改委:九月底前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1、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需在9月底前全部取消药品加成,除中药饮片外的药品将实行零差率销售。这一举措旨在推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破除“以药补医”的旧机制,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新型补偿机制。
2、月31日前:所有地市需出台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9月30日前: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公立医院(中药饮片除外)将全部取消药品加成。重点任务 深化“三医”联动改革 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落实相关实施意见和指导意见,逐条逐项推进改革任务。
3、法律分析:一是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各级各类公立医院于9月底前全部取消药品加成,除中药饮片外的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主要由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补偿,并做好与财政投入政策的衔接,推动破除“以药补医”,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新型补偿机制。二是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
4、总体要求全省所有城市公立医院实施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破除“以药养医”旧机制,同步建立补偿新机制。自2016年12月20日起,全省城市公立医院执行取消药品加成政策。

5、国务院医改办公立医院组和政策组负责人傅卫2015年8月6日指出,3077家县级公立医院、446家城市公立医院取消了全部药品加成,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四川、陕西、宁夏等7个省份已经在全部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2017年3月22日,《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
医疗行业降薪政策
1、医疗行业降薪政策是近年来多地卫健委实施的一项措施,旨在让医院过“紧日子”。降薪政策的具体表现:部分医生收入恢复旧水平:自2024年以来,部分医生的收入恢复到了2019年的水平,新增的工作量并没有形成相应的收入。医院压缩开支:医院在不同程度上压缩开支、节约消耗,传递出“降本”的强烈信号。
2、综上所述,医务人员出现降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患者数量下降、财务压力和成本控制以及医疗改革和政策调整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医务人员工资水平的下降。
3、目前国家没有针对医院降薪问题出台专项补贴政策。国家确实有针对医疗系统的补助政策,例如2023年下达的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共911,490万元,其中村卫生室应补助资金342,695万元。这部分资金属于中央财政直达资金,主要用途是弥补基层医疗机构的收入,确保村卫生室等基层机构能够正常运转。
4、网友观点与讨论 此事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讨论,许多网友对医护人员的遭遇表示同情,并认为降薪将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医疗质量。有网友指出,学医多年,投入巨大,如今却面临降薪,这无疑是对医护人员的一种打击。
5、现在的医院绩效工资下降较多是真实存在的现象。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超60%的公立医院出现绩效延迟发放或下调的情况。华医网发布的《医疗人才2024年薪资及就业调研报告》显示,参与调研的医务人员2024年薪酬下降的占比达59%,且二三级医院降薪人员占比超过一级医院,主要源于绩效奖金的降低。
6、医院降薪的改革举措主要包括加强成本管理、薪酬制度改革以及调整薪酬结构等方面。首先,加强成本管理。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及多地卫健委提出的“过紧日子”的倡导,通过梳理人员结构、精简人力成本、节能减耗等措施来降低运营成本。
什么医用耗材是单独收费的
这个问题的话,医用耗材单独收费是指在进行医疗诊疗过程中,使用的医用耗材不包含在医疗服务价格中,而是需要患者另外支付费用。这个费用通常是医用耗材的实际成本价格或加成价格。这种单独收费的方式主要是为了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并促进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医用耗材,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在医疗领域,某些一次性医用耗材需要单独收费。根据相关规定,这些医用耗材的零售加价不得超过8%。具体而言,单独收费的医用特殊消耗品种类繁多,包括一次性吸痰管、一次性胃管、动脉穿刺套针、伽玛针等共计153种。
在重庆,医用耗材的单独收费需要严格遵守医保政策和相关文件规定,并非所有耗材都可以单独收费。常规器械和低值医用消耗品不得另行计价。
贵州省卫健委发文:严控高值耗材耗占比,淘汰大批经销商!
严控耗占比的影响 严控耗占比背后,必然是对院内医用耗材采购、使用的严格监控。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医院将开始削减个别产品、砍掉部分供应商,以达到严格控制不合理使用、降低耗材使用成本的目的。这一变化将直接影响到高值耗材经销商的生存状态,大批经销商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月8日,忻州市卫健委代表山西省公布了《山西省第一批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整治清单》。该清单涵盖了18种高值耗材,主要涉及骨科、心血管等多个细分领域品种。这些耗材在医疗过程中使用频率高、价值大,因此成为此次治理的重点。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公布了《关于采集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2019年度绩效考核数据有关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数据采集工作即将全面启动。此次考核不仅涵盖了多项关键指标,还特别强调了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以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陕西:陕西是全国最先实行医用耗材两票制的省份,文件指出医用耗材实行两票制确有困难的,可先在高值耗材中实施,具体涉及13大类医用耗材。2017年6月,陕西还组织了耗材跨省集中采购联盟,共覆盖10省份,主要针对高值耗材的集中采购。
可以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耗材使用,降低耗占比。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医疗项目监管、调整绩效分配方式、推行耗材SPD管理、实施高值耗材条形码管理以及通过绩效正向引导提升技术水平等五招策略,医院可以有效降低耗占比,提高运营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在30%-50%之间。根据国家卫健委办公厅4月7日最新发布的《关于2021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重点监控耗材占比应该在30%-50%之间属于正常,超过这一比例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