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耗材重点监控,医用耗材重点监控和评价制度
原标题:医用耗材重点监控,医用耗材重点监控和评价制度
导读:
国家医保重点监控耗材目录1、上海市2025年名单主要针对药品,未涉及医用耗材;湖北省2023年目录聚焦带量采购非中选产品的限价管理,属于采购环节的专项政策。2、这些耗材主要涉...
国家医保重点监控耗材目录
1、上海市2025年名单主要针对药品,未涉及医用耗材;湖北省2023年目录聚焦带量采购非中选产品的限价管理,属于采购环节的专项政策。
2、这些耗材主要涉及血管介入、骨科植入、眼科等领域,例如血管支架、人工关节、人工晶体等。清单的发布旨在规范高值医用耗材的临床使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2025年相关政策动态截至2025年,国家医保局尚未发布新的全国性重点监控耗材目录。
3、重点监控的药品种类包括30个西药、30个中成药、30个中药饮片以及30个高值耗材。这些药品和耗材在病人结算费用中排名靠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使用频率。
4、月2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将二级公立医院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纳入重点监控范围,涉及全国10787家二级医院及3178家三级医院,合计超13000家公立医院。
5、官方渠道查询通过国家医疗保障局或地方医保局官方网站,在政策法规、医保目录、信息查询等板块获取医用耗材进销存信息。重点关注公告通知、政务公开栏目,部分地区可能公开医疗机构采购目录或库存数据。
重点监控耗材占比多少正常
1、%到50%。重点监控耗材的占比应该在30%-50%之间,超过这一比例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具体包括单/多部件金属骨固定器械及附件、导丝、耳内假体、颌面部赝复及修复重建材料及制品、脊柱椎体间固定/置换系统扥等18种。
2、在30%-50%之间。根据国家卫健委办公厅4月7日最新发布的《关于2021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重点监控耗材占比应该在30%-50%之间属于正常,超过这一比例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版)》中,新增了一个重要指标——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该指标旨在考核年度医院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同期耗材总收入的比例,以加强对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的监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滥用。
4、解决占比不达标问题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国13000多家公立医院中,大部分存在高值医用耗材占比超标问题。政策通过考核压力倒逼医院优化耗材结构。政策影响范围覆盖医院数量 二级医院10787家,三级医院3178家,合计超13000家公立医院。
5、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21%,较2022年下降7个百分点。药物配备使用更加合理:2023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56%,较2022年增长0.4个百分点。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使用占比50%,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占比60.5%,分别较2022年增长0.4个百分点。
重点监控高值耗材收入占比!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国考”开启
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 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版)》中,新增了一个重要指标——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该指标旨在考核年度医院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同期耗材总收入的比例,以加强对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的监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滥用。

在30%-50%之间。根据国家卫健委办公厅4月7日最新发布的《关于2021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重点监控耗材占比应该在30%-50%之间属于正常,超过这一比例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医院国考的考核内容涵盖了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多个维度。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包含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55个(定量50个,定性5个),并新增了1个指标,即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 新增指标 非计划重返再住院率:在指标8原有内容基础之上增设,用于进一步评估医院的治疗质量和患者恢复情况。
【答案】:B 本题考查时事热点。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首次将“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纳入考核指标。同时,增设感染性疾病科医师占比的考核内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然而,从公开的2021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情况来看,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虽然逐年提升,但幅度不大,距离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同时,重点监控药品和高值耗材收入占比的降幅明显,但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的改善并不显著。
国家飞检医疗机构的进销存的查询方法
国家飞检医疗机构的进销存查询方法可通过官方渠道、线下咨询、专业软件、定期审计及政策关注等途径实现,具体如下:官方渠道查询通过国家医疗保障局或地方医保局官方网站,在政策法规、医保目录、信息查询等板块获取医用耗材进销存信息。
现场检查:检查组按计划到达医疗机构后,通过查阅病历、处方、收费记录、进销存台账(如药、耗材的进货和使用数量)、治疗单、申请单、门诊票据等多种资料,对医疗机构的医保收费、处方审核、疾病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检查,重点审查记录是否完整、数据是否对应。
国家医保飞检选定检查医院的标准主要围绕地域覆盖、问题导向、重点领域及检查方式客观性展开,具体如下:地域与机构类型全覆盖根据《2024年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方案》,检查范围覆盖全国各省,每个省份抽查城市数从1个增至2个(含省会城市),确保地域无死角。
应对原则:冷静配合,避免冲突飞行检查具有“突击性、专业性、高处罚”特点,采用“以上查下、交叉互查”模式(由上级医保部门组织跨区域检查),检查组内分政策、医疗、财务、信息等小组协同作业。应对时需保持冷静,第一时间联系机构负责人,全程配合检查人员工作,避免争执或隐瞒信息。
定点零售药店:重点检查空刷套刷医保凭证、串换药品、超量开药等行为,部分省份还延伸至药品进销存管理、医保政策执行情况。检查方式与特点省级飞行检查延续“以上查下、交叉互查”模式,由上级医保部门组织跨区域检查团队,联合财政、卫生健康等多部门开展“穿透式”监督。



